苏州风水大师龙德:【台湾纪行之一】三十年的风水
这个记者的文章,随着百度关键字报告到了我的邮箱。很难要求一个文化和生活经历完全不同于台湾人的记者,在短时间内看到台湾真正有价值的一面,而提出比较中肯的比较,也很难要求一个每天以经济挂帅,只知道比较高楼大厦的人对经济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但是,行笔为文间,却也对许多制度提出了到位的看法。
很多东西的差异,源起于制度的不同。
2000年第一次到大陆,对因为制度而造成的不同结果,已经有很强烈的认知。长江大坝,在台湾是不可能建设的。这是政治制度的关系。除非台湾人能明白大局,以大势为重。但是,中国人的血,不大可能这样。这是民族的宿命。
非典肆虐,在往上海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直接拦下来,一个一个量完体温才放行。但是,同样一件事情,台湾不可能做到。因为政治制度的问题。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总统本身拥有的紧急事件的指挥权哪里去了。而大陆做到了。
当然,大陆贪官多,官官相护,出事了,也不会怎么上媒体,凡事报好不报忧,掩盖了很多事实,这点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很像电影电视里演的,在那种几百年前专制时代,用钱买官,然后草菅人命的那些官人。在政治上,大陆落后台湾近数百年。
而在人民的修为上,若是依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人民整体水准的提升,也落后台湾近百年。
现阶段大陆暴发户太多,百姓的价值观事实上已经很严重的被扭曲。比的是谁的资金雄厚,比的是谁能短时间赚比较多的钱。比的是谁家开宝马。大家都想创业,但是,却很少人想创新。都想创业,但是,很少人意识到团队的必要。要的是向所谓有实力的人靠拢。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靠的不是一条心,因为人和人彼此相信的良好道德,已经在文革中被枪毙了。
而这些优良道德的重新生长,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无法评估了。更何况大陆政治谈的是人治,对同一理念的延续非常难。那就更无法预知下一阶段人心素养是怎样了。
两岸有好有坏,如果真的要谈统一,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大陆人很难看到这个情况,动不动就要谈武力解决,耍流氓气。这就是所谓的泱泱大国,草寇心态。
【台湾纪行之一】三十年的风水
《财经》实习记者 钱亦楠 [09-08 08:47] 共有0条点评
大陆与台湾,北京和台北,经过三十年的变迁,似乎掉了个个
【编者的话】自“5·20”台湾政党轮替,海峡两岸关系开启新篇章。海协会海基会时隔九年再度握手,两岸政党高层互动频频,直航包机、陆客登台也带来新气象,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台海上空阴云渐散。值此之际,《财经》记者借受邀赴台出席“全球华人精英论坛”,参访台湾部分行政单位,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写成此文,系列成篇,将分次在《财经网》连载发表,以飨所有关心两岸局势和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读者。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钱亦楠 发自台北】从北京到台北,仿佛穿越了历史,又穿过了时空。
在去台北之前,早已对这座城市进行过无限想象,但真正到了那里,仍不免有些吃惊。
行程从桃园机场开始。桃园机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设施上,不用说同新建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相比,就是与之前的两座航站楼相比,都要差得很远。
当然,台北的干净、整洁、污染少是没话说的,但在硬件设施上,与北京的高楼林立相比,台北仿佛是一座属于另一个年代的城市。
我们住在台北新生南路上的一家酒店,那里算是比较接近市中心的,但道路两旁的建筑多为灰秃秃的楼房,既不现代,也不美观,显得陈旧。在台北市转一圈,发现除了最繁华的101大厦附近,台北的建筑大多如此。
在市区穿梭,时而会看到,一条条狭窄的街道里有许多花花绿绿的招牌,以及道路两旁一个个杂乱的小店铺。
摩托车(也称机车)可能是台北人上下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高峰时段,大街上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成为台北一道标志性的风景,那情形同上世纪90年代前大陆满大街自行车的壮观场面有几分相似。
眼前的台北,似乎很难与当年“亚洲四小龙”领头羊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看过台北后,再回头看北京,愈发感觉出大陆正在创造怎样的经济传奇。
台湾经济腾飞于上世纪70年代,台北的许多建筑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建成,此后便少有翻新和改建。基础设施建设落伍的一大原因是,台湾私人对土地和房屋拥有产权,政府在没有和土地所有者协商之前,根本无法展开建设行动;而一项建设的工程往往涉及多户人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利益,政府要和所有的住户一起谈,让每户人家都接受才能拆迁,本身就是件极其消磨时间的事。
访问中,现任台湾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姚蕴慧告诉我们,她家在台北的一个社区,拆迁谈了十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谈下来。实际上,“民主与效率”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台北和北京这两个城市成了这一备受争议问题最鲜活的模本。从更大一点的范围来看,当整个大陆大兴土木、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时,台湾却还在为一条“苏花高速公路”要不要建而争破头。
与北京的大气与国际化相比,台北要显得地方化得多。在北京,人们会感到一种身处世界一极、对国际大势了然于胸的恢弘;而在台湾,则感觉有些“封闭”,或许是因为几十年来逐渐形成的“小岛”文化,国际空间又不断缩小,不免让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内视性。在如今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下,这里反而显得像一片被隔离在外的土地,还是日复一日地关心着那些颠来倒去的议题,而很少去观察外部那早已风云大变的世界。
在台湾,报纸中的国际新闻版面极少,据说,以前用来报道大陆的版面更少得可怜,现在也多为一个版。一位到过北京的台湾朋友说,北京马路上的小摊贩手里都会拿着一张《环球时报》翻看,而台湾大多数人对国际事务完全不关心。一位去过台湾多次的法国人告诉记者,他几年前来台湾时还不这样,现在越来越严重。于是不由心生感慨——几十年风水轮变,大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是越来越开放,日益与国际接轨;而与之相比,台湾却越来越封闭,个中原因,或许值得大陆与台湾一起深思。
当然,来台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看它的硬件设施,而是看它那与大陆虽相似又不同的政治生态与社会气象。
在台北,能感受到的,除了那一股生生不息的民间活力,印象最深的便是台湾人的热情有礼、相敬如宾,还有台湾社会的人性之光——“车让行人”,这种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台北也是习以为常;超市装袋时,如果有女性专用物品,会用纸袋装,以免女性走在街上尴尬;电梯的按键上也时有盲文,这一点连记者在法国都少有见到。
从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细心服务,到各机构团体的热情相迎,甚至到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都能让你如沐春风。(未完,待续)■
下文请见9月9日刊出的“【台湾纪行之二】一曲《梅花》几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