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风水师龙德黄科迪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易学研讨会

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易学研讨会
因为搜寻在网上的曝光度,带出了许多我差点遗忘了的信息:阆中第二次的易学大会。原本计划在阆中大会结束后,写一篇心得感言,然而因为忙碌了好一阵子,这件事差点遗忘在计划之外。

2014年10月21日,阆中第二次易学大会开幕。所呈现出来整体效果,还是令人称赞的。和其他地方所承办的大会相比,阆中大会显得更有焦点,主题突出,服务上档次,与会嘉宾层次高,涵盖了16个国家。风水宴的设计、开幕式的演讲、,阆中古城的晚会等,都令人感动。这些可圈可点的展现,都是组委会与所有相关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成果。

连续两次参加阆中易学大会。第一次只是受委托邀请国际一些易学名家参与,比起这一次作为工作人员之一,工作量和心态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所辐射出来的后续效果,也有些不同。因为这样的机缘,有机会和中科院的科学家、考古学家们认识讨论,如孙小淳教授等,有机会和台湾地区非常有影响力的风水师,如邵崇龄先生、张清渊先生,以及新加坡易学会长沈树圭先生的更深一层认识,都是非常令人感恩的事。还有韩国金教授的后续电邮交往,联合国设计师、法国心理学家的后续邮件联络,这些都是令我不曾想过的巨大收获。

目前,大家已经在为下一次阆中大会开始激荡大脑。期待第三次的大会能更上一层楼,把风水之都更有特色的易学大会展现给大家。

2014-10-28 19:04:35   来源: 华西都市报,以下为原报道。






10月22日上午,闻名遐迩的四川阆中古城风云际会、热闹非凡,中国•阆中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与易学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时间是22日开始,24日结束。世界16个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易学大师、天文学家纷至沓来,在嘉陵江畔的这座千年古城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古城会”。据论坛组委会介绍,此次论坛由旅游卫视、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古天文研究中心联袂主办,阆中风水文化研究会承办。论坛主题为“古天文与易学”。专家、学者们将以科学的方法,阐释古天文与易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古天文与易学将在严谨、科学的学风背景引导下,碰撞、“攀亲”,这在世界学术史上尚属首次。

出席这次论坛的国内外嘉宾包含天文学专家、学者,易学、道教大师,旅游方面的专家、国内国际知名旅行社掌门人。他们分别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丘亮辉、全球华人联合会会长方面的专家陈炳楠、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孙晶、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国政、台湾知名易学大师黄科迪、美国微软信息公司高级架构师戴习为以及韩国、新加坡、瑞典等16国的专家、学者70多人。议程分对古天文、易学圣人祭拜,古天文与易学文化关系研讨、旅游线路考察等内容。

据资料显示,古天文与易学是两门古老的学问,分别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二者自古就有着相通、相容、内容相交叉的紧密联系。长期以来,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忽略了这种联系。事实上,人类最早的一切活动,大自国家兴替、皇位确立,小至修房建屋,红白喜事及经商访友等琐事,都需观天、测地、选日,这些行为无不包含古天文与易学的因素,只是二者各有侧重而已。缘此,中国•阆中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与易学研讨会将主题确定为“古天文与易学”,命题新颖,又符合科学求实的治学理念。而举办这样高规格的论坛,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厘清精华与糟粕,剔除风建迷信,引领易学研究在科学健康地发展,实现新突破,推出新成果。同时,有效挖掘阆中丰富的古天文和易学文化资源,借举办本次高端论坛为旅游造势升温,拓展更多的国外高端客源。为使本次论坛落地开花,论坛议程还增加了研讨风水文化旅游概念设计、产品规划、市场前景预测,为首批风水文化国际宣传大使分享宣传阆中文化的成效,为他们颁证等内容。

中国•阆中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与易学文化研讨会之所以在阆中古城举办,是因为阆中古城不仅是古天文的朝圣地,而且这里还是“春节之源,风水之都”。汉唐时期,阆中就是中国天文文化研究中心,杰出的民间天文学家辈出,先后涌现过落下闳、任文孙、任文公、周舒、周群、周巨等天文巨星。他们对中国的古天建树良多,就连袁天罡、李淳风这些名嘈一时的易学大师也慕名而至,师徒俩晚年隐居在阆中天宫院,潜心研习天文、易学,最后双双客逝于阆中。其中,当数落下闳[Hóng]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在英国人李约翰编的《世界古代科学史》中,落下闳被列在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十名科学家的第七位。落下闳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也是浑天说创始人之一。他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创制《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他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改制了观测仪器浑仪,近代天文学史家朱文鑫说:“自汉落下闳作浑天仪,始立仪象之权舆”。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则是在落下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的。落下闳完善了古代天文学说浑天说,奠定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基础。他还将一年一度春节定格在一岁之末、一元之始的节点上,华人世界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人们把落下闳的故乡阆中誉为“春节之源 风水之都”。《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其中的“二十四节气”,至今仍然指导着亚州农业的春耕秋收,可谓功盖千秋。而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也已经被学术界公认,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2004年9月16日,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从此,落下闳真正成为一颗璀璨星座永恒的闪耀在星空中。

今年5月,中国古天文研究中心、四川省社科院、阆中落下闳研究会已经签定协议,一是在阆中古城全面挖掘丰富的古天文资源,并适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相关产业,二是将落下闳的故乡桥楼乡打造成国家级的青少年古天文科普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阆中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与易学研讨会乘势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专家评价说,本次论坛既是一次世界级的高端论坛峰会,也是一次古天文和易学文化的大探讨、大推进,通过成功举办这次论坛,古天文和易学的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明确定位,很多从未厘清的学术迷团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予以破解,人们对古天文和易学文化的认识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