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风水大师龙德:風水理論新詮(二)

第三章 風水的精髓︱「生氣聚集」的理論

李約瑟認為中國人把自然視為一種有機體(organism)而不是一件機器(machine),這種看法是可以接受的。西方的自然觀大體分成兩種類型:希臘時代是有機觀,十六、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是機械觀。現代生物學、新物理學興起後,兩者又有混合的趨勢。就人與自然的關係而言,中國人各思想派別的共同觀念,都以「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為基本信念,這是中國人注重和諧的主要原因。不過,天地萬物(包括人與人之間)都不同,何以能成為一體呢?這就要從中國人特有的「氣」的觀念來解釋。

余英時指出,天地萬物都是一「氣」所化;在未分化之前同屬一「氣」,分化以後則形成各種「品類」,至於分化過程,則中國人一般總以陰、陽、五行來說明。那麼「氣」是什麼?這是無法用現代觀念來解說的一個名詞,簡單地說「氣」是有生命的,但既非所謂「心」,更不是所謂「物」。「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抽象而複雜的哲學範疇,同時,氣又是以精微物質為基礎、貫通天地、萬般造化、生生不滅的客觀存在。

根據傳統風水觀念,所謂好風水即「藏風聚氣」的所在,亦即生氣棲息之所。進一步分析,風指空氣的流動,水則指河川、溪流。「風」與「水」兩者在自然環境中皆屬動態因素,與靜態的山勢成一對比。藏風止水,對空氣而言,其意義是不會暴露在勁風疾流之下,因而形成一種平和、溫文的生存環境。對水而言,其意義是不傾流而瀉,因而形成一婉轉而滋養的生存環境,也就是「生氣」聚集的所在。

眾所週知,風水理論中,「氣」是其精髓。無論是陽宅或陰宅的選址或營建都城都很重視對氣的疏導、纏護、會聚、回收,其目地都是為使有「升降變化」的「天地之氣」會聚集在一處,營造一個理想吉利的環境空間,什麼是「氣」呢 ?以下擬以三種學術觀點析論之:

一、生態學觀點

郭璞《葬經》有:「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的說法。風水專家解釋是說:陰陽之氣循環無端的流行於天地間,上行於空中可化為風、雲、雨等諸相之變化,而當下行乎地時因而成為「生氣」,由此可知「生氣」源於在地中運行的「地氣」。而郭璞的生氣主要在強調陰陽之氣行乎地中相互調和時,有「化生萬物」的作用,這種感於天地間有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存在的思想,早在先秦時就已出現,例如:《易經》有「生生之謂易」,《論語》也有:「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都在說明天地間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自然演化萬物。

如何發現這股生氣呢?《青囊經》有云:

乾之真陽,坤之真陰,皆無形而為土之形,此土之下為黃泉,皆坤積陰之氣,此土之上為清虛,皆乾天積陽之氣,而土膚之際,平舖如掌,乃至陰至陽乾坤交媾之處,水火風雷山澤,凡天地之化機皆露於此。

這段話風水專家解釋說:天地陰陽之氣交媾於土膚之際(地表附近),故此即萬物化生的契機所在,並與水火風雷山澤等現象亦都表現在地表附近為例,強調地氣存在於地表附近。以現代的觀念來說,即適合生物生存的地表,地表的大氣圈內,受到大氣(氣候)長期的變化,會影響地形的演變、水文的發展、土壤的化育及植物的分佈等,而氣候又是影響地理環境之最重要的因素,且在地表不同的高度與深度處,大氣中的溫度、空氣及水分等也會相對變化。基本上,地表在陽光、空氣及水份三者的條件共同限制下,地上的生物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可適性影響,只能在地表附近上下一定的範圍內生存,而這個範圍大體上上下有四至五公里之深度,相較於地球半徑約六、三七○公里之厚,古人言土膚之際是有其道理的。也就是說,由實際自然現象及生態環境的觀察,原來《葬書》所謂生氣來自「地中」,至《青囊經》進一步指出「土膚之際」,即地表上下附近一定的範圍內,才是生氣存在且是孕育生命之所在(俗稱此地為氣旺的吉地)。

這種對「氣」的解釋,與當代生態學觀念有相當契合之處,古代有《日火下降暘氣上升圖》,即表明氣的生態學意義,參考圖一。
圖一:日火下降陽氣上升圖 資料來源:轉引自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二),地景企業公司,頁6,民國84年。

二、心理學觀點

風水在許多方面類似西方心理理論。心理場理論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在心理學史上,將之歸在完形心理學中,其創始人是德國人Kart Lewin(1890-1947)。Lewin認為所謂心理場即「心理的生活空間」(psychological life space),包括三部份:(一)准物理事實,心目中的自然環境;(二)准社會事實,心目中的社會環境;(三)准概念事實,思想概念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其中「准」非真正的實物,只是主觀上的感受,學者認為風水中的許多概念係屬於「准」的範圍。其中又以風水中「氣」的概念,最具心理場理論的特徵。

風水的主要內容一是氣,二是形。「氣」實則為心理場,「形」則指圍繞「氣」的環境,古人也將這兩者看成不可分的兩個部份:「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隱而難知」則是心理場的拓撲特徵:沒有形狀,沒有大小,不可見,不可測;「顯而易見」則是物理場的歐幾理德幾何特徵:既可見又可測。兩者共屬一個整體。從風水理論來說,龍虎砂山即前面所提的「形」,即環境空間,它像一個容器一樣,容納了「隱而難知」的「氣」,團團護衛,不使風吹,環抱有情。這裏的氣即心理流(心理場),為「形」所纏護周密,可謂「滴水不漏」,雖說「氣」、「形」相輔相成,但是像這樣的全封閉的「氣」、「形」關係在西方並不多見,這正是中國人心理場的特色。

風水中的「氣」指心理空間,而「形」指環境空間。基本上,優美的環境空間是心理空間物化體現。風水是形與氣兩者的結合,即係將心理場與物理場(環境空間)置於一個大系統中。

三、物理學觀點

氣是動態的,從地理上論又是靜態的。因此,用什麼方法使氣固定在地理環境之中。換句話說,風水所考慮的是如何在山水之間得氣。一般來說,要得氣就要尋找巒頭。所謂巒頭是指如山岳、河流、草木、氣候和它們的相互關係,及所組成的環境型態。基本上,重重疊疊山的走向和環繞所形成的空間,與水的彎曲、高低、流向等,都構成氣運動的形式。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左山水的環繞之間,能使氣滋生聚留,由此形成了藏風聚氣的理論。

專家認為「氣」即超微粒子(也可說是「場」、是「波」),但具體到風水學中的「氣」是什麼?可能是微波,顧名思義,「微波」是波長極短(也就是頻率很高)的電磁波,有類似光波特徵,由於光波在空間是直線傳播的,所以微波也在空間直線傳播,遇到障礙物時則傳播受阻。光波與微波遇到鏡子都會發生折射。其次,微波還有穿透「電離層」的透視特性。電離層是位於大氣上層的稀薄空氣,被太陽和宇宙射線的作用發生電離而形成的。它對無線電通訊的電磁波產生折射,但卻擋不住微波,微波可以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第三,微波具有寬頻帶的特性,它是短波頻帶的一萬倍,信息容量龐大。第四,微波具有抗低頻干擾的能力,能將雨天的雷電雨暴和晴日的星晨電磁干擾拒之門外。

物理研究指出,有電則有電場,有磁則產生磁場,所以電、磁和場是一家。「場動生波」,所以電磁場與電磁波是一體的兩面;而光是可見的電磁波,微波是見不到的光。

上述「山環水抱必有氣」,即是在選擇定址時的重要參考定理,也是風水學的學說精粹。因為「氣」的特點是「遇風則散,遇水則止。」所以山環水抱可以保存、收攏宇宙之氣。從科學角度來看,氣即上述論及的微波,而微波近似光波,在空間沿直線傳播,遇到物體或人體時,具有光波的反射、透射和繞射等現象。想吸收較多宇宙之氣(微波),要有一定的條件即微波天線,如一個鐵鍋狀、喇叭狀的天線,即要有一定的弧度及如環的形狀。

換句話說,所謂「藏風聚氣」,乃指在擇定一個易於收集微波,也就是指選擇一個天然的微波接收線︱山環水抱,以投身一個天然較強的氣場,或者以土石建築仿造一個山環。山環是接收宇宙之氣︱微波的介質天線,而「水抱」也大量收集微波,因為研究發現,水是一種易於吸收微波能量的絕佳導體,這就是對「山環水抱」的科學理解。

以上所論述風水中「氣」的三種學術觀點,可以說仍然相當粗糙,可以再進一步深入,不過,風水中最為抽象且令一般人無法理解接受的概念,是氣的積聚與平衡。氣可能是一種過份簡化的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在其背後實際上包含了十分廣泛且複雜的知識與經驗的累積。然而只不過是用「氣」這一個字來代表所有知識罷了。如果依據應用風水中氣的概念而找到真實地點,在經過現代科學系統化之研究之後,能顯示其在景觀選址上的效用與價值。那麼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武斷地認為風水中氣的概念是一毫無科學的根據,至少我們可合理推論:在經過科學性的研究分析之後,隱藏在氣此一概念之後的意義和重要性,能進一步被人們所理解和運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