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风水大师龙德:風水理論新詮(三)
第四章 風水的內涵︱「理想環境」的架構
如前所述,風水理論實際是我國古代有關居住環境的構成,包括城市及其他各種建築活動的規劃和設計理論,其觀念與基本模式普遍又深刻地影響了古代各地建築方面的事物,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例如翻開我國古代方志及相關文獻,不難發現,我國各時代的古城,幾乎可找到相當多有關風水方面的論述資料,而所觀照風水理論的基本模式方面,呈現出相當的一致性和普遍性。
一般說來,風水理論有形勢宗與理氣宗兩大派別之分;形勢宗較注重自然環境的審辨,包括生態與景觀等諸多因素的考量,以及山川形勢及其構成要素的配合,不受無謂禁忌的影響,成為風水理論的主流。而理氣宗,則注重天地人的種種感應,主要強調陰陽、八卦、五行諸說,推算個人的吉凶禍福生剋,只侷限在浙閩粵等地區流行,其存在的社會基礎,主要凸顯怯禍求福、趨吉避凶的世俗心理。
從另一角度看,傳統中國人聚落的選址,民間風水師往往擔負今天規劃師的角色。以城址為例,風水師對於築城基地的地勢選擇、城門、護城河的位置,城內重要建築的位置和方向首先提出意見,提供地方官、仕紳們討論,然後進行一系列有關風水方面的改良與修補。在風水理論中,由於生活經驗的累積,特別注重在選址時爭取環境具有良好的防禦性,最好形成天然的屏障。其次,偏喜封閉或半封閉的自然環境,利用被山林所圍合的平原、流動的河水、及豐富的山林資源,為民眾提供生產、生活與生態三者兼具的理想住居環境。
一、風水選址
對中國人而言,重要的建築選址與墓地位置,都會找專門的風水先生踏勘。風水派雖然很多,所主張的內容也有許多不同。但風水總括起,有以下的原則:(一)座北朝南,面迎陽光。(二)背傍大山或丘陵,左右兩側有小丘陵。(三)靠近河流與水塘,但忌諱背水。
風水理論就選址方面而論,有下列四種基本模式:首先是城市,尤其是都邑,選址時要講求其適中的地理位置,稱為「擇中觀」。第二,選址時著重土地是否肥饒、廣寬,這是古代城市或村鎮聚落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例如,《管子.度地》有云:「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其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及以其天林、地之所生利養其人,以育六畜。」第三,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選擇聚落基址,幾乎一致為依山傍水之處。相傳大禹治水策略中,有所謂「宅居九隩」的模式,「隩」釋為「水隈室」,「隈」解為「水油」之意。意思是說,選址宜在水旁岸上有崖之處,此處高出岸平,離水近而便利取水,居高又無洪水之虞,第四,古代選址特別重視設險防衛,尤其古代城市的設置,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軍事的攻戰與防衛的問題。先秦諸多經典對此皆有論述,例如《周易》說:「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事實上,這種設險防衛的觀點,與展望︱庇護理論相似,根據景觀專家的看法,該理論主張人類偏好能夠提供觀察者向外展望,但又不被外人所發現的場所。所謂展望(prospect)即一寬廣深遠的視野,有利於及早發現侵略的敵人於遠處。所謂庇護(refuge)即是能提供良好的掩避物不被敵人所發現,以及能夠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地方。
眾所週知,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乃中國人理想的居住環境:「林盡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方通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這種居住環境是一種由群山圍合的要塞型,而且出入口小,主要著眼於利於防衛的形態。唐朝孟浩然著名的《過故人莊》一詩有云:「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表達了自然環境對村落的保護性及村落的對景景觀。由前述的說明,凸顯出中國人理想居住環境的環境特徵;前臨流水,周圍有山林樹木圍合的基本模式。
這種理想住居的基本模式,傳統上稱之為「風水福地」。
二、風水模式
風水福地是一個封閉性的空間,由群山、溪流所圍繞而形成,唯有如此方能「藏風聚氣」。在風水福地中,有一高大宏偉的山脈位於背側稱為祖山。其山勢需變化起伏如氣充滿其中,也因此風水理論將山想像為矯捷善變的神龍。位於左側的山稱為青龍,右側的稱白虎。群山圍繞中有一較為平坦之處,稱之為明堂。明堂中心稱為穴,是整個風水福地中氣最充裕的地點。明堂前有一向明堂蜿蜒而行的溪流。溪流前有兩座山,稱案山與朝山,朝山在案山之外,離明堂較遠,此即所謂「遠朝近案」。位於溪流與風水福地進口兩側的山皆統稱為「水口山」。(如圖二)。
在風水福地中,較為低矮的案山、朝山提供了一個寬廣的視野,有助於及早發現來犯敵人的蹤跡。尤其風水理論強調穴的高低、前後位置應隨周圍山岳的尺度大小及距離遠近,確保居住在風水福地的居民有良好的視野卻又不會被外人所發現。而群山環抱則不僅防止了氣的流失,也形成了一個天然庇護所,無懼於人為及自然氣候上的侵害。高大的祖山阻擋了寒冷的北風,明堂之前環繞的溪流有如古代城堡前的護城河,阻礙了來犯敵人的快速向前推進。在河流進出口處的水口山,則形成了安全的隘門。總之,環抱的群山、河流、以及水口山構成了三重天然的屏障,使風水福地易守難攻。此外,當居住在風水福地的居民警覺到嚴重威脅迫在眉睫時,河流即可成為安全迅速逃離的捷徑。
圖二:風水格中各山名之空間位置圖資料來源:蔡穗「風水的空間結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1期,頁93,民國82年。
不難想像,具備這樣條件的一種自然環境和這種較為封閉空間是很有利於形成良好生態和良好的局部小氣候的。例如靠山,尤其是背山可以屏擋冬日北來的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來涼風;朝陽可以爭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運與生活用水,以及魚蝦等水產。山林的緩坡可以避免洪水沖刷流失土石帶來水患;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調整小氣候,同時也有經濟利得(如水果的生產)或提供部分燃料能源。總之,傳統風水所架構出來的理想居住環境與基址,容易在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中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這樣的安排之下,自然變成一塊吉祥的福地。
從景觀與空間的角度分析,規劃專家韓可宗認為:一個風水福地的基本空間概念為「負陰抱陽」,表現在自然環境,則指位於山岳(陰)之,前溪流(陽)之後,山岳與溪流共同環繞而形成一完整、封閉的空間。在山岳與溪流環抱中的平地稱為明堂,該處即為陰陽相合、平衡的地點,(如圖三)為什麼稱此地為風水福地呢?正如前面所述,所謂風水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平衡的互動關係,欲達到此理想,必須尋求充裕平衡的「氣」,氣是中國人特有的概念,指無固定形體的能量。中國人相信氣是所有生命的起源,關係著禍福吉凶。氣分陰陽兩種,陽代表活潑,陰代表沈靜。唯有當陰陽兩氣相融合且保持平衡,生命才能孕育且持續下去。
圖三:風水福地的基本空間概念 資料來源:韓可宗,「景觀風水理論基礎」,地景企業公司,頁18,民國84年。
這樣的基本空間概念,落實在實質環境中,即容易發展出一種風水福地的基本空間模式(如圖四)。
圖四:風水福地的基本空間模式 資料來源:同圖三,頁19。
三、風水機能
前述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論在其形式、發展或延續上,都有一個將大自然擬人化的傾向。如《雪心賦》云:「體賦於人者,有百骸九竅,形著於地者,有萬山千水。」顯然將人體比附於山川結構,由人為中心、為出發點,以人體脈絡詮釋山川形勢,有明顯的人文色彩。
以風水福地的空間模式,有如中國傳統的太師椅形象。祖山即如太椅的靠背,青龍、白虎山即為坐椅左右的扶手,而明堂即為太師椅中的坐墊。案山可想像為太師椅前的書桌。一張太師椅及一張書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個人空間。而後有祖山,左右各有青龍、白虎山,前有案山所圍繞形成的風水福地,也是一個完整、封閉的空間結構。這種模式稱為包被的空間模式,常見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合院或陰宅。事實上,在以人為居住的一系列不同尺度,都可以看到這種包被關係。換句話說,不同尺度的空間,實際上只是完整包被觀念原型的呈現而已。這種觀念由身體出發,而到居室,而到堂合院,而到建築組群,而到城市聚落,而到區域空間,就在這一層層不同空間尺度上,都是人把身體的知覺向外延伸,這是中國人「空間認知」的基本原型(如圖五)。
圖五:空間原型的各個層次 資料來源:賴仕堯,風水:由論述構造與空間實踐角度研究清代台灣區域與城市空間,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論文,頁49,民國82年。
不過,我們要問的是,這樣的包被關係的空間模式,到底在居住上表現出那些優良的機能?韓可宗提出以下十一點來說明,頗有參考價值:
- 群山環抱中的風水地點,形成一較為封閉與外隔離的空間,佔有地形上易守難攻的優勢。符合中國人理想中與世隔絕且能自給自足的桃花源居住模式。
- 四周山巒圍繞,空間感界定明確。
- 北方有高大的祖山層層護山,可以阻擋冬季時強大冷冽的東北季風。
- 明堂即為發展住家、村落、寺廟、墳墓之腹地。
- 明堂坡度適中,利於排水、建築、各種活動及農耕。
- 明堂內比重大之土壤,確保了興建住宅穩固之地基,和種植作物時肥沃之土壤。
- 明堂前蜿蜒之河流提供了日常及農耕所需之用水,也具有對外交通運輸水利之便。
- 河流提供了居民魚撈及遊憩的資源,也具有調節微氣候的功能。
- 四周茂密的植栽具有水土保持之功能,可防止土壤之沖蝕。平時可做為休憩之地,興建住宅時也提供了所需的木材。
- 面南之朝向,使得該地區冬暖夏涼,且具有充足的日照,適於居住及農作生長。
- 坐落於山腳處,可免於強風、濕氣的困擾。
由上述各點的機能描述可知,風水理論所彰顯出來的智慧,就是透過先民們生存的經驗為基礎,尋求居住環境的合理性法則,以發揮趨吉避災、安居樂業的機能與功效。